要闻
马克思主义
哲学
民族学
宗教学
教育学
法学
政治学
历史学
考古学
中国史
世界史
艺术学
经济学
文学
语言学
新闻传播学
管理学
社会学
国际关系学
军事学
高校
文化
图集
+
时间·空间·学科:新时代中共党史研究的三重视域
2021-01-20 10:19:13
跨国劳工史在美国的兴起、创新与问题
2021-01-19 13:57:47
修昔底德选用史料方法刍议
2021-01-18 15:52:11
作为“秦—契丹”组成部分的天山北路与吐鲁番之地
2021-01-15 10:10:20
导论:多重时间与共时化的工作
2021-01-14 12:41:11
陈垣与北平师范大学史学系
2021-01-13 10:31:23
西方历史哲学研究在中国:70年回顾与反思
2021-01-07 10:12:54
当代西方全球通史编纂的成就与困境
2021-01-06 10:32:42
托派的中国社会性质论
2021-01-05 09:47:50
海登·怀特:作为分析的心灵哲学家
2021-01-04 10:39:03
戈登·柴尔德的历史观
2020-12-30 12:58:56
“亲民”:王学要义所在
2020-12-28 10:52:03
构建中国历史编纂学学科体系之作
2020-12-28 10:39:57
全球史的空间和时间层次
2020-12-25 11:20:43
是学科基础也是学科方法:史学史学科地位解析
2020-12-21 10:55:35
薛福成史学思想初探
2020-12-17 09:42:02
罗马帝国早期政治史研究路径考察
2020-12-16 11:18:06
“德国学派”?——康德、黑格尔和克劳塞维茨
2020-12-15 11:22:15
社会生活史: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学
2020-12-14 15:26:35
明清徽州礼学谱系的历史演进
2020-12-14 10:17:17
视域之融合:陈寅恪唐史研究特点与贡献的再考察
2020-12-11 09:59:08
思想如何成为历史?
2020-12-10 10:28:30
史学学人日记视域下的近代史学研究
2020-12-09 11:27:59
中国古代社会演进三历程理论析论
2020-12-08 10:20:14
顾颉刚疑古辨伪思想的经学背景
2020-12-04 10:36:03
从编辑视角初议学术论文的写作问题
2020-12-03 10:22:55
龙图腾:考古学视野下中华龙的起源、认同与传承
2020-12-02 09:43:30
分期与断限:20世纪中国历史撰述中的“古史”表述
2020-12-01 11:24:35
阐释学对历史研究的启示
2020-11-30 10:13:36
南宋前期史学兴盛问题探究
2020-11-30 09:20:49
重识青年卢卡奇的“历史”概念问题
2020-11-26 09:52:04
文字表达与学术写作
2020-11-26 09:54:15
提升公众史学的专业性和公众性
2020-11-25 10:05:31
探索中国科技史研究新进路
2020-11-25 10:03:07
拓宽国际视野 推进晚清政治史研究
2020-11-23 09:47:45
中国史学之连续性发展的特点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
2020-11-20 10:33:42
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之间的关系
2020-11-19 10:27:45
理性的结构:比较中西思维的根本异同
2020-11-18 11:08:04
历史时间、历史实在与历史表现
2020-11-17 10:01:19
心态史的发展及其时代意蕴
2020-11-16 10:19:21
法国大革命图像史研究的兴起、趋势及存在的问题
2020-11-13 11:05:46
西方国际思想史研究的“传统—困境”方法
2020-11-12 11:16:32
为敦煌续史留史:樊锦诗与百年敦煌学
2020-11-12 11:15:35
当代中国新史学发展趋向问题刍论
2020-11-11 10:13:37
平淡中的创新与突破:评2019年的中国史学史研究
2020-11-10 10:06:04
怀念林甘泉先生 倡导求真务实精神
2020-11-09 10:18:13
关于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
2020-11-09 10:17:26
早年范文澜的学术与思想新探
2020-11-06 11:27:30
马克思主义是治史的科学指针与利器
2020-11-05 10:15:28
从制度到思想——赵世超的史学研究之路
2020-11-04 10:07:44
论历史陈述之“真”的界定
2020-11-03 10:33:12
文明史书写的“空间转向”
2020-11-02 11:08:54
统计方法对姓氏史研究的价值
2020-11-02 11:07:48
偏传主倾向:《史记》求真精神的新视角
2020-10-30 11:21:11
中西比较视域中的宋代史学近世化
2020-10-29 10:05:54
从《左编》《右编》看唐顺之的历史编纂学
2020-10-28 10:42:09
关于敦煌学之命名、内涵、性质及定义的探索历程
2020-10-27 10:03:40
以融合发展推动史学创新
2020-10-26 09:58:41
“数字转向”下的史家“构图”能力
2020-10-26 09:57:36
试论姚鼐的史学思想
2020-10-23 10:51:17
丝路视域下8-10世纪敦煌民族交融与文化互鉴
2020-10-22 10:57:58
丹尼尔·斯迈尔与“深度历史”理论
2020-10-21 09:51:10
对东方国家崛起趋势下东亚史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想
2020-10-20 10:53:11
从起源看中华文明的“三对特征”
2020-10-19 10:09:41
在史法与史义之间:刘知幾的经史观与史学批评
2020-10-16 10:04:00
年鉴学派的总体史理论及其实践
2020-10-15 09:44:41
论李维的史学致用思想
2020-10-14 10:27:36
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与方法再检讨
2020-10-13 15:17:30
以全球史推动中国中外关系史新发展
2020-10-12 10:10:32
拓展历史学的新领域:情感史的兴盛及其三大特点
2020-10-10 09:59:01
近年西方史学理论与历史书写研究
2020-10-09 13:19:19
“后现代”之后的史学“长时段”
2020-09-30 10:23:30
中国古代史学会通思想探研
2020-09-29 09:59:21
从国家治理视域拓展灾害史研究
2020-09-28 10:19:30
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特点的考古学阐释
2020-09-25 16:18:53
范文澜与“汉民族形成问题争论”
2020-09-23 10:03:25
刘泽华与“王权主义”理论建构
2020-09-22 10:57:20
抗日战争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
2020-09-21 10:15:22
文化史研究的三种取向
2020-09-18 09:57:56
从沙畹《史记》译本看其对早期中国史书编写的批判
2020-09-17 16:01:28
张荫麟的新中国通史撰著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实质性继承
2020-09-16 09:53:16
不断彰显制度史研究的时代价值
2020-09-15 10:47:25
在开放的范式融合中推进观念史研究
2020-09-14 10:13:40
形而下之器:古代中国疆域史研究的方法与取径
2020-09-11 09:36:40
多民族“中国”的构建:司马迁《史记》的“中国”观
2020-09-10 09:46:21
进化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撰述的诞生
2020-09-09 10:33:47
试论春秋笔法及其历史书写中的客观性
2020-09-08 10:37:27
古代“丝瓷之路”的开拓与变迁
2020-09-07 10:19:16
聚焦“人”的历史: 疾病医疗史研究的现实意义
2020-09-07 10:18:20
两宋史家的修史观及其时代特征
2020-09-04 11:09:05
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再审视
2020-09-03 10:32:40
通史·通识·整体性:当下史学需要通识性眼光
2020-09-02 10:25:31
从全球史角度审视中国抗日战争
2020-09-01 09:49:09
新机遇与新可能:数字人文视野下的历史学
2020-08-31 11:31:39
“陈寿贬抑诸葛亮”案的历史书写与真相追寻
2020-08-28 11:31:54
什么是江南——生态史视域下的江南空间与话语
2020-08-27 10:03:50
刘家和先生治史的理论追求
2020-08-26 09:56:24
“皇家出版社”考略述要
2020-08-26 09:55:49
美国政治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
2020-08-25 10:11:00
回望庚子历史 坚定走向未来
2020-08-24 10:36:44
史念海对新方志学的贡献
2020-08-21 10:57:08
关于历史考据方法的几点辩正
2020-08-19 09:58:28
中华民族壮阔历史道路所凝成的杰出思想
2020-08-18 09:55:12
用新范式和新视角开辟敦煌学的新领域
2020-08-17 10:23:21
试论修昔底德的求真思想
2020-08-14 11:58:54
历史学家与未来
2020-08-13 10:08:46
历史知识的科学属性——分析的历史哲学的言说
2020-08-11 10:28:21
记忆、历史与社会整合:记忆史视野下的法国移民史研究
2020-08-10 10:17:27
宋代史家着意于构建论史原则
2020-08-10 10:16:49
作为活人历史研究的口述史
2020-08-07 11:51:31
永乐三修《明太祖实录》底草部分抄本存世考
2020-08-06 10:44:09
唯物史观与历史语言研究所时期夏鼐的考古学研究
2020-08-05 12:09:22
1940年前后顾颉刚古史观念转变问题考析
2020-08-04 10:55:00
构建中国特色史学理论学科体系
2020-08-03 11:25:33
善书研究范式不断转换
2020-08-03 11:25:05
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
2020-07-31 10:30:32
百年来中国学人的域外汉学批评及其启示
2020-07-30 15:53:18
集商会史学科建设之大成
近代以来,商会作为商人的社团组织和市场的中介组织,在国内外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2020-07-30 11:15:19
李焘北宋史事考证及其方法
2020-07-29 10:41:38
周中孚《郑堂读书记》史部提要考论
2020-07-28 10:14:34
历史学的主题、解释与价值
2020-07-27 10:53:49
全球史写作中的时空结构
2020-07-24 10:51:44
论乾嘉目录学的几个特征
2020-07-23 10:42:17
文明史视野中的古天文学史研究
2020-07-22 10:32:28
3-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
2020-07-21 10:12:55
拓展社会生活史研究空间
2020-07-20 09:59:57
白寿彝先生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
2020-07-17 10:19:44
伊格尔斯与20世纪西方史学史书写
2020-07-16 10:16:55
今古文融通:郑玄的经籍笺注及其史学价值
2020-07-14 09:59:57
“眼光向下”看敦煌民众情感世界
2020-07-13 10:43:26
传统学术中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
2020-07-10 09:57:20
灾害史研究的自然回归及其科学转向
2020-07-08 09:46:26
方法·材料·视野:当代西方史学史研究的新趋向
2020-07-08 08:57:24
民俗学深化社会史研究方法
2020-07-06 11:00:16
历史研究的整体视野与理论关怀
2020-07-06 11:00:40
晚清公羊学双轨演进及其哲理启示
2020-07-03 13:16:12
斯塔布斯与英国现代史学之建立
2020-07-02 10:50:39
史学学人日记对近代史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
2020-07-01 08:06:09
关于城市史研究的若干思考
2020-06-30 16:49:00
历史理论·历史教育·历史真实
2020-06-29 10:05:44
跨国史视野下中国废除治外法权的历程(1919—1931)
2020-06-28 10:31:11
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
2020-06-24 10:58:35
略论中国历史上民族政策演变趋势
2020-06-23 09:52:14
不断深化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
2020-06-22 11:52:30
中西文化的发现与认识:一个长长的历史过程
2020-06-22 11:51:46
当代西方情感史学的由来与理论建构
2020-06-19 10:39:43
历史研究中的证据与证明
2020-06-18 10:44:00
阐释学对历史研究的启示
2020-06-17 10:46:31
区域社会史研究应兼顾横比与纵通
2020-06-16 12:45:28
夏鼐早年治学的心路历程及其学术风格
2020-06-16 09:36:17
关于推进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几点认识
2020-06-15 12:46:05
历史学“全球转向”影响下的“新帝国史”
2020-06-12 11:35:30
有关《敦煌石室画像题识》书信考释
2020-06-11 09:48:06
中国传统史学理论与明代史学批评的互动关系
2020-06-10 09:10:31
旗人历史研究的新视野
2020-06-09 09:28:04
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地位
2020-06-08 10:37:36
历史时间的内涵及其价值
2020-06-05 10:40:16
“书”类文献刍议
2020-06-04 10:50:06
简帛文献与中国早期史学史研究
2020-06-03 10:12:04
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海洋史研究
2020-06-02 11:29:10
三线建设档案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考
2020-06-02 09:32:48
古今比较对于史学理论发展的意义
2020-06-01 11:12:59
“史学理论”刍议
2020-05-28 10:28:26
李焘北宋史事考证及其方法
2020-05-27 09:34:40
辩证看待区域史中的界分与融合
2020-05-26 09:16:58
通史之“通”既是体例更是精神
2020-05-25 10:37:32
时代需要优秀通史和断代史
2020-05-25 10:35:03
论历史编纂的通与断
2020-05-22 10:55:39
中国史学通史精神别具民族特色
2020-05-22 10:56:14
纵贯与横截:通史与断代史的功能及关系
2020-05-22 10:56:54
通史与断代史编纂的两项命题
2020-05-22 10:57:20
“下县的皇权”:中国古代乡里制度及其实质
2020-05-20 11:06:45
漫谈70年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
2020-05-18 10:36:53
论王锺翰与马克思主义史学
2020-05-15 10:23:24
进路:“反思”特质的中国史学史研究
2020-05-14 10:16:08
时势、史观与西人对早期中国近代史的论述
2020-05-13 10:05:39
“考索之功”与史学批评
2020-05-12 11:09:20
从广义视角审视“最初的中国”
2020-05-11 10:16:11
晁福林先秦史研究的变与通
2020-05-11 10:15:26
关于概念史研究的几点思考
2020-05-09 11:01:05
《四库总目》史部提要中的求真征实理念
2020-05-08 11:31:41
区域与整体:环境史研究的碎片化与完整性刍议
2020-05-07 10:35:15
《高丽史》版本源流与编纂体例考
2020-05-06 11:21:50
族群迁徙推动中国早期国家转型
2020-04-30 10:35:55
现代统计知识和观念的传入与清末新史学
2020-04-30 10:35:02
多维视野下的江汉关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
2020-04-29 09:20:47
“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”概念之辨正
2020-04-28 10:14:10
环境史研究关注“生命的意义”
2020-04-27 10:34:34
《明孝宗实录》编纂思想探析
2020-04-26 12:09:43
民国学者对明代锦衣卫史学形象的阐释与书写
2020-04-24 10:02:04
第四届“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”学术研讨会综述
2020-04-23 09:36:34
2019年历史理论研究综述
2020-04-22 10:29:22
杨宽《中国历代尺度考》出版小史
2020-03-09 10:12:36
全球史视角下的1918年大流感
2020-03-12 09:30:39
中国古代疫灾发生的规律与思考
2020-03-12 09:29:39
跨国史视阈下丝绸之路城市史的研究和书写
2020-03-24 09:19:13
秦人起源于西迁嬴姓东夷
2020-03-16 10:36:38
以宏阔视野研究制度史
2020-03-24 09:30:29
深化制度史研究正逢其时
2020-03-24 09:29:11
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
2020-03-17 10:51:30
敦煌资料所见汉唐野生动物保护
2020-03-17 10:17:58
《史通》外篇的成立及其撰述方式
2020-04-21 10:20:04
改革开放后的敦煌遗书整理研究
2020-04-20 09:40:55
国际关系史研究的重大问题及其现实意义
2020-04-17 08:58:41
论岳麓秦简法律文献的史料价值
2020-04-16 10:01:46
历史的叙述、考证与解释
2020-04-15 09:29:15
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通变与励进
2020-04-14 10:04:18
《唐六典》的性质与制度描述方式
2020-04-13 09:43:55
从中国历史看对外开放
2020-04-13 09:42:36
印度汉学研究的百年流变及前景展望(1918-2018)
2020-04-10 10:11:57
语文学与中国近代史学的科学化
2020-04-09 10:10:17
社会史论战与中国新史学的成长
2020-04-07 09:53:06
荷兰的中国学研究:现状、焦点与评价
2020-04-03 10:12:13
论思想史的“全球转向”
2020-04-02 10:00:02
外圣内王与中古早期编年史的叙述复兴
2020-04-01 10:49:04
简帛数术的发现与研究:1949-2019
2020-03-31 10:22:53
互斥与融通:传统中国海陆关系认识演变
2020-03-31 09:40:24
关于新、旧史料价值及其相互关系的思考
2020-03-30 10:50:29
试论历史意识的整体性观念及其现实意义
2020-03-27 10:02:04
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民间文献使用问题反思
2020-03-26 10:20:30
斯特拉波《地理学》的史料考信方法
2020-03-26 10:10:08
穿行于“碎片”之中的历史学及其应有态度
2020-03-24 09:38:29
史学工作者的光荣职责
2020-03-23 12:57:57
史料与史学
2020-03-23 12:57:01
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重要文献
2020-03-20 11:42:31
中苏建交谈判中的 “顾王之争”(1923—1924)
2020-03-19 15:02:38
民国时期北平四高校宋史课程教学探研
2020-03-18 10:26:01
切忌用碎片的史料解构整体的历史
2020-03-17 10:11:54
汉唐时期的以史解《易》
2020-03-16 10:35:49
加强东北亚青铜文化研究国际交流
2020-03-16 10:36:15
从碎片到整体:谈谈我的军功爵制研究
2020-03-13 16:35:39
吐鲁番学研究推出新成果
2020-02-18 10:08:48
明清地方档案的整理与出版亟待规范
2020-02-18 10:16:08
加强调查 发掘史料 持续深化屯堡文化研究
2020-02-18 10:10:36
敦煌放妻书反映唐宋社会生活
2020-02-18 10:09:42
彰显医疗史研究的镜鉴作用
2020-02-19 09:48:30
反思文明探源与古史重建理论
2020-01-21 09:34:12
弗仑提努斯《论水道》及其史料价值
2020-03-12 09:31:20
史学史“必传之作”——《中国史学史稿》导读
2020-03-12 09:32:53
金枝玉叶与收支困局——清代中后期公主经济境遇考察
2020-03-11 09:53:10
西方古典文献译者群研究——以洛布古典丛书为中心
2020-03-10 09:20:50
器宇广大 胸怀使命——詹子庆教授的学术风范
2020-03-09 10:13:46
敦煌学研究步入新境地
2020-03-09 10:11:50
构建世界历史体系的方法和原则
2020-03-06 16:01:35
清华简《厚父》属性及时代背景新认识
2020-03-06 09:57:28
19世纪中叶江南寒士的 “三不朽”与民间生活伦理
2020-03-05 09:48:15
杨翼骧的《秦汉史纲要》及其成书背景
2020-03-04 10:03:01
民间文书:走进普通百姓生活世界的钥匙
2020-03-02 09:53:18
地图学史需要新的书写方式
2020-03-03 10:11:20
女性著述助推明代妇女史研究
2020-03-02 10:18:20
弗兰西斯·培根的历史理论及其历史写作
2020-02-28 10:08:36
传统事例史的兴衰与近代早期西方史学的转变
2020-02-27 10:14:28
近代上海高校历史学科的创设、发展与转型
2020-02-26 09:56:07
全球视野下清朝国家的形成及性质问题
2020-02-25 09:51:05
民国时期海外中国学人与域外汉籍文献资料建设
2020-02-24 09:56:04
从思想史的高度把握中国史学的民族特性
2020-02-21 09:56:15
《封许之命》与西周外服体系
2020-02-20 09:41:03
《橙阳散志》的编修及其史料价值
2020-02-19 09:49:41
“中日密约”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
2020-02-18 10:07:59
民间文献、数据库与作为方法的总体史
2020-02-17 09:33:32
顾广圻初校《史通》三题
2020-02-14 09:36:15
宋代的疆界形态与疆界意识
2020-02-13 09:48:02
国族重构与中国现代历史学
2020-02-12 09:19:54
中国学者研究中的“内亚”概念及其问题反思
2020-02-11 09:17:15
普鲁塔克《希腊罗马名人传》的“求真”与“致用”
2020-02-10 09:52:27
汉唐时期滨海地域的社会与文化
2020-02-08 09:44:15
白寿彝先生的民族史研究之理论贡献及其当代意义
2020-02-07 09:37:12
十八世纪理学官僚的论学与事功
2020-02-06 10:08:14
商周地名的来源与衍化及其史学价值
2020-02-05 09:25:45
晚清中外条约作准文本探析
2020-02-04 09:11:09
海外华商网络的历史考察
2020-02-03 10:06:40
两宋史家的修史观及其时代特征
2020-02-03 10:01:45
从分藩到分省——清初省制的形成和规范
2020-01-22 10:03:49
从“史‘志’”到“方‘志’”
2020-01-22 09:34:26
本体·信息·价值·作用
2020-01-22 09:43:05
“太平洋世界”——太平洋史研究的新路径
2020-01-21 09:33:42
打通中国历史传承内在逻辑和中华文化血脉的关键点
2020-01-20 15:40:23
与时共奋:陈垣对20世纪中国史学的贡献与影响
2020-01-19 09:44:31
方志中的“历史书写”研究范式
2020-01-17 09:52:48
推进影像史学理论建设
2020-01-17 09:52:24
中国史学近代转型视阈下的“社会史”书写及其演变
2020-01-16 09:42:38
读饶宗颐先生敦煌学论著的几点心得
2020-01-15 09:53:19
经济史研究的新材料与新趋向
2020-01-14 08:52:35
打造学术传播高端平台 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融合发展
2020-01-13 09:19:22
探索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路径
2020-01-13 09:18:49
接续奋斗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华章
2020-01-09 13:59:09
拜占廷时期《荷马史诗》的文化特征
2020-01-10 11:09:31
中国学者研究中的“内亚”概念及其问题反思
2020-01-09 11:03:30
新中国70年来的中国古代史研究
2020-01-08 13:14:08
开创史学繁荣发展新局面
2020-01-08 09:31:53
批判与建构:新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
2020-01-07 10:05:26
“更路簿”数字化成果拓展我国南海研究前沿
2020-01-06 11:12:38
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终特刊:历史学
2020-01-06 10:09:57
从近代学人对国学分类的探索看大学国学学科设置
2020-01-02 09:52:22
青铜器谱系研究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
2019-12-31 13:32:21
史学、文学与修辞学理论:中外海登·怀特研究40年
2019-12-31 13:31:11
唐代写本书手及其书写价值
2019-12-31 09:20:50
中国近代边疆研究发展与趋向
2019-12-31 09:20:15
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考古阐释与文化解读
2019-12-26 10:06:16
《陕西古代文献集成》新书发布
2019-12-25 09:41:11
上一页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