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闻
马克思主义
哲学
民族学
宗教学
教育学
法学
政治学
历史学
考古学
中国史
世界史
艺术学
经济学
文学
语言学
新闻传播学
管理学
社会学
国际关系学
军事学
高校
文化
图集
+
早期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庄子发现
2021-01-18 14:26:52
论契丹神话传说中的多图腾崇拜与文化演变
2021-01-14 11:29:09
“业镜”补说
2021-01-11 11:25:46
三论宗与“关河旧说”、河西道朗关系考辨
2021-01-07 14:51:12
《宗镜录》宋元明清传播接受史略论
2021-01-05 11:30:00
万物本原与人生价值:论张载儒佛之辨的核心问题
2020-12-31 11:06:04
古代印度和欧洲的神观念比较
2020-12-30 18:12:48
伏藏传统学术源流考
2020-12-28 15:58:13
支遁“逍遥新义”新诠
2020-12-23 17:30:39
从圣王走进道教神谱
2020-12-16 16:09:42
清初普陀山的易律为禅与谱系书写
2020-12-14 14:50:20
中国中古时代的佛道混合仪式
2020-12-11 17:10:35
错觉的唯识学解释与现象学分析
2020-12-10 11:17:44
明代汉传佛教的制度文献与寺院职事制度
2020-12-08 14:55:41
佛经抄写制式的确立及其意义
2020-12-07 10:54:44
宗教史研究如何面对经验与文本:以近现代中国佛教史研究为例
2020-12-04 14:35:24
不已、生生与对待
2020-12-03 10:09:46
王阳明的本体功夫论与禅学
2020-12-02 14:54:38
十六国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佛教
2020-12-01 14:37:04
花王圣母崇拜新考
2020-11-30 11:29:42
论明代佛教的宗法化
2020-11-27 16:01:42
从量词使用看《赤松子章历》的成书年代
2020-11-27 15:40:05
论天台山佛教圣地化的初期历史
2020-11-26 14:48:25
藻饰万象
2020-11-25 10:31:50
康德反对基督教吗?
2020-11-25 09:55:30
刘禹锡形象的禅林演绎
2020-11-24 10:22:04
康德宗教哲学的基础问题及其两个走向
2020-11-24 10:18:50
早期道教“祥瑞”图像的样式化生成与建构研究
2020-11-23 17:43:36
佛教禅观视域中的存在性心理治疗的理论预设
2020-11-20 17:31:01
走向无神论
2020-11-19 11:03:32
关于《太上玉笈救劫金灯感应篇新注》的几点探讨
2020-11-18 11:11:13
大乘佛学与过程神学的对话
2020-11-17 17:01:05
道教与精神分析语言观的比较研究
2020-11-16 11:18:03
《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》考探
2020-11-13 11:23:14
释道安的佛教史建构与陈慧佛学贡献的被遮蔽
2020-11-12 11:30:12
道教外丹长生理论的内核探讨
2020-11-11 11:32:03
《易经》现象学与道论诠释学刍论
2020-11-10 15:12:07
论《淮南子》对早期道教的影响
2020-11-09 14:43:39
中日禅宗文化与“雪隐”语源考析
2020-11-06 10:03:50
江苏的城隍庙及城隍文化初探
2020-11-05 11:24:51
汉传佛教“祖庭”的渊源、内涵及文化意义
2020-11-04 14:36:36
何以为“圣”:理雅各对“圣”与“神”的译解
2020-11-04 11:30:49
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后现代解读:从对立到“融合”
2020-10-30 10:27:51
《续高僧传》在僧传撰著历史上的地位
2020-10-29 11:06:37
何为真正的智慧?
2020-10-29 09:45:46
早期佛教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特色
2020-10-28 15:43:15
略论敦煌区域道教研究的意义
2020-10-28 11:17:54
借书说禅:唐宋禅林中的书法运用
2020-10-27 15:13:59
从般若之真、法喜之乐到慈悲之善
2020-10-27 15:12:31
王廷相气论思想下的无神论研究析略
2020-10-27 14:56:34
吐蕃传统成文法中的佛教因素
2020-10-26 16:53:13
两个长安:唐代寺院的宗教信仰与日常饮食
2020-10-23 15:31:14
克尔凯郭尔对“捆绑以撒”的伦理与宗教解读
2020-10-22 14:57:06
唯识学对五法三身的安立
2020-10-21 11:34:53
论古灵宝经对佛教“劫”的观念的吸收和改造
2020-10-20 14:26:39
神圣超越的哲学重建
2020-10-19 14:20:09
朝市与佛境:钟鼓之声佛教意蕴的生成及发展
2020-10-16 10:56:12
北魏慧生行记诸种相关文献考述
2020-10-15 11:44:27
述论中国神话与小说里的婆罗门文化因子
2020-10-14 11:48:11
承袭黄老 援法革道
2020-10-13 09:47:15
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圣经批评中的运用
2020-10-12 14:13:41
《薄伽梵歌论》玄言寻绎
2020-10-10 16:19:24
马克思视阈下无神论与辩证法的内在贯通研究
2020-10-09 16:20:50
佛教影响下的人生困境书写
2020-09-30 14:25:19
何以为“圣”:理雅各对“圣”与“神”的译解
2020-09-29 14:43:11
简论唐代禅宗的双重革命
2020-09-28 17:03:44
敦煌本《十王经》文本系统再考察
2020-09-27 11:10:38
《本生》与《佛传》
2020-09-25 09:52:17
民间信仰中的信息沟通与传播
2020-09-24 10:52:57
从唐前地理博物小说看神仙世界的演变
2020-09-22 11:06:12
由石刻文献看陇南历史上的道教与民间宗教
2020-09-21 15:20:59
论李大钊的科学无神论思想
2020-09-18 15:01:30
空性与法性
2020-09-17 10:18:15
佛教中国化视域下宗派佛教成立问题的再思考
2020-09-16 10:45:33
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形而上特征
2020-09-15 10:40:58
论康有为、谭嗣同对佛学的共同关注
2020-09-14 11:00:23
漫谈西方学术界的伊斯兰教法学研究
2020-09-11 11:00:10
试析《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》的诠释方法
2020-09-10 09:40:57
宗教史研究如何面对经验与文本:以近现代中国佛教史研究为例
2020-09-09 10:15:45
云南民间信仰组织圣谕坛的形成研究
2020-09-08 11:02:35
祭祀的“理”与“教”
2020-09-07 10:44:39
近五年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进展概况
2020-09-04 11:28:04
关于大洋洲人间佛教信仰群体的田野调查研究
2020-09-03 10:32:37
论“万物一体”观念的发展与演变
2020-09-02 14:47:14
西方天文学宇宙观念的传播与中国近代华严哲学
2020-09-01 16:36:41
净明道孝道感应心性观辨析
2020-09-01 16:29:34
郑观应对儒释道三教的诠释与整合
2020-09-01 16:13:42
皖江佛教的历史沿革与思想特质、区域特征
2020-08-31 11:46:48
从梵汉对勘看早期般若经“法身”思想的发展
2020-08-31 10:42:07
当代中国比较宗教研究的学术史考察
2020-08-30 13:23:40
从庙堂到庙会:伏羲的祭祀与信仰
2020-08-28 11:54:28
实体、心识与超越
2020-08-27 15:48:04
初唐儒家话语下的三教关系
2020-08-26 17:03:52
经院哲学中的意志自由之辨
2020-08-25 10:10:20
莱布尼茨的宗教认识论思想
2020-08-25 10:09:18
梁肃、李翱与唐代天台止观之学的儒学化
2020-08-25 10:08:06
口述历史与近当代中国佛教研究
2020-08-25 09:48:04
论唯识学派的时间观
2020-08-24 10:40:26
汉传因明“除宗有法”问题研究
2020-08-21 14:07:50
再判说一切有部业论的内在逻辑
2020-08-20 16:26:10
西汉时期的道教
2020-08-18 10:31:13
马克思第一次宗教批判的背景、逻辑与意义
2020-08-17 11:14:55
印度佛教和耆那教的拯救观之比较
2020-08-17 10:45:22
生活、主体、内在
2020-08-14 11:42:17
室利·阿罗频多精神哲学菁华引得
2020-08-13 09:46:15
制造玄奘的面孔
2020-08-12 16:06:58
古印度哲学中的“实体”观念
2020-08-11 16:18:01
出于救赎且归于救赎:从住棚节的角度探索《传道书》的神学
2020-08-11 15:59:38
恩格斯《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》对宗教研究的方法论启示
2020-08-07 14:29:54
存在之“无”与缘起性空
2020-08-07 13:57:57
精神哲学与陆王心学
2020-08-06 15:08:26
室利·阿罗频多《社会进化论》奥义探赜
2020-08-06 14:58:02
族源神话的展演及其象征性
2020-08-04 10:26:37
再论海德格尔的存在之“无”与佛教的缘起性空
2020-08-03 12:04:13
论陈撄宁思想中的科学精神
2020-07-31 19:28:54
精神哲学与知觉性理论
2020-07-31 14:24:53
论侯外庐先生对道教思想史研究的贡献
2020-07-30 10:45:28
《道行般若经》和《大明度经》“自然”研究
2020-07-29 12:18:12
中古史上早期佛像瘗埋研究
2020-07-29 12:02:27
发生学意义上的汉民族宗教渊源
2020-07-27 14:22:15
宗教与理性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
2020-07-27 14:17:43
舍勒的受苦论与佛教的受苦论的异同
2020-07-22 11:33:48
否定抑或扬弃
2020-07-20 12:14:00
声字与般若
2020-07-17 14:57:24
全真道教的现代宗教仪式及其科本分析
2020-07-16 11:25:19
哲学诠释学视域下的现代人间佛教及佛教传统再发明
2020-07-15 18:38:14
临水夫人陈靖姑和五猖崇拜新考
2020-07-13 15:48:13
亨利八世时期的“至尊王权”理论研究
2020-07-13 15:36:09
印度部派佛教“无为法”之争与《般若经》中“实相”相关概念的成立
2020-07-10 12:20:59
上古神话的完整架构及其神本指向
2020-07-09 10:56:07
宋代儒道“小同大异”论
2020-07-08 17:02:29
《神仙传》中天人感应故事的原型研究
2020-07-08 16:55:13
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新时代宗教学
2020-07-07 17:39:20
中道与正观:吉藏对《中论》的释义
2020-07-07 17:14:45
司马承祯《坐忘论》身心关系研究
2020-07-01 15:36:33
“思维如何回到神?”
2020-06-30 21:04:31
《彖传》天人观视域下的“圣人”形象
2020-06-28 10:58:20
关于religion几个中文译名的解析
2020-06-24 10:59:37
选择性接受与佛教的中国化
2020-06-24 10:49:23
秦汉简所见“禹须臾”与“禹步”新论
2020-06-22 22:42:25
论智圆的“性情”思想
2020-06-19 16:23:35
何以为“圣”:理雅各对“圣”与“神”的译解
2020-06-18 00:19:05
“失去神性的自然和与世隔绝的神”
2020-06-15 07:40:16
论“格义佛教”概念之缺陷
2020-06-15 07:33:04
慧远佛学及其美学意蕴
2020-06-12 13:13:08
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构筑
2020-06-12 13:08:27
社稷祭祀及其礼义研究
2020-06-11 10:41:19
宋代禅学与内丹学思想之比较研究
2020-06-10 14:36:26
波纳文图拉学说中关于“三”的奥秘
2020-06-09 16:51:12
重构中国禅宗史书写模式
2020-06-09 16:46:16
从《最后的意志》看尼采信仰的尺度
2020-06-08 20:15:54
早期禅宗戒律观的演进
2020-06-08 20:09:37
经典解释与宗教中国化
2020-06-05 17:07:06
月霞大师对《维摩诘经》的华严学解读
2020-06-03 16:03:02
儒、释交流中“中庸”思想的发展
2020-05-30 11:21:44
贤首法藏与佛教的中国化
2020-05-30 10:56:36
原始佛教中佛陀的非神性思想探究
2020-05-29 15:07:23
从空间定位到空间错位
2020-05-29 12:05:13
考古人类学视阈下都兰吐蕃墓葬中树元素宗教内涵解读
2020-05-28 17:09:52
民间佛教的学理诠释与中国佛教史的再认识
2020-05-26 10:24:43
神明的“公共化”:宋明南方基层社会的演变
2020-05-25 17:09:58
东巴教的“派”或“教派”刍论
2020-05-22 11:54:46
影像的神力:高淳的庙会与禳解法
2020-05-21 12:09:50
圣像敬拜:一种信仰生活方式
2020-05-20 15:51:38
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道学研究
2020-05-20 15:19:26
从私议到公评:南宋士人对于道教的态度与思考
2020-05-18 23:30:07
人类自我意识的神话起源和现代性问题
2020-05-15 14:18:41
“吾之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”新诠
2020-05-15 09:52:15
中国近代道教史研究展望
2020-05-13 11:19:15
康德论幸福
2020-05-13 10:41:09
宋元黄箓拔度科仪中的解冤释结
2020-05-11 21:05:22
穆王五十二年佛灭说的形成
2020-05-11 20:58:37
风水的文化记忆与地域空间的意象化
2020-05-09 15:45:18
从粟特僧侣到中土至尊
2020-05-09 15:36:02
经录与文本:《法灭尽经》类佛经的文献学考察
2020-05-08 21:14:59
汉代老子化胡及地狱图考
2020-05-08 20:34:03
龙树经论阐释的特点
2020-04-30 23:00:31
佛教生态思想研究历程及趋势
2020-04-30 10:28:14
佛教艺术与民族自觉
2020-04-29 19:20:07
智顗对病的诠释:因中实病与果上权病
2020-04-28 12:25:59
寺庙权力中心的转移与佛教方志的文本建构
2020-04-27 16:12:16
“毗尼四法”流变考释
2020-04-23 11:12:35
刍议涂尔干“神圣”与“凡俗”的二元性
2020-04-22 11:26:51
宗教就是生活本身:欧克肖特的宗教观
2020-04-21 11:20:49
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
2020-04-20 10:08:38
历史真实与传说想象
2020-04-17 12:10:16
十九世纪前期基督新教徒的儒学观
2020-04-17 11:53:06
《药师经》梵、藏、汉对勘研究
2020-04-15 11:35:47
略论徐梵澄的精神哲学与儒家诠释学
2020-04-13 23:23:38
基督教信念规范性驳难的阿尔斯顿方案述评
2020-04-13 21:23:49
论《尚书》的“人神观”及其思想史意义
2020-04-09 18:54:40
论民间信仰的伦理价值
2020-04-09 18:50:06
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生死观
2020-04-09 18:22:31
《华严入法界品善财参问变相经》作者“忠上人”考
2020-04-08 12:05:43
“生命道教”哲学建构的三重张力
2020-04-07 18:42:30
作为方法的汉传唯识学
2020-04-03 22:37:55
圣经一神论的渊源与形成
2020-04-02 12:38:49
唐代的告身文书与敦煌的僧官授予
2020-04-01 21:29:16
萨满幻象与四重证据法
2020-04-01 21:03:47
论阿赖耶识的执受功能
2020-03-31 20:45:09
“生命”与“生活”:理解道教学说的两个维度
2020-03-31 20:34:47
莫尔特曼的“道一生万”神学
2020-03-25 11:02:36
程智与道教及民间宗教初探
2020-03-23 18:29:37
论早期佛教人性思想及其他
2020-03-20 16:52:34
论“记纪神话”中的道教元素
2020-03-19 17:36:10
魏晋哲学对“言语”之反思
2020-03-18 23:06:20
日本的上座部佛教研究
2020-03-16 11:42:05
奥古斯丁“时日”思想的两条道路
2020-03-13 14:27:08
敦煌遗书地论学派《涅槃经疏》(拟)中的佛性思想
2020-03-12 11:48:59
关于中国创世神话与原始崇拜的几个问题
2020-03-11 12:16:52
康德“道德的宗教”之实践功能
2020-03-10 11:34:45
李西月《道德经注释》诠释理论探析
2020-03-09 15:49:27
南宋、金、元道教阴符学考论
2020-03-06 16:55:45
佛教“空有之争”的嬗变及哲学义涵
2020-03-05 18:18:03
试论藏传佛教的王朝化与国家认同
2020-03-04 20:07:47
不可言说的困境与张力:孔子天命、鬼神及生死观探析
2020-03-03 19:02:12
云南民间道教传度奏职仪式研究
2020-02-28 12:04:03
“对越上帝”与儒学的宗教性
2020-02-27 12:18:07
宗教比上帝更深奥:德沃金的宗教观
2020-02-25 10:55:00
禅门茶礼与佛教中国化
2020-02-25 10:44:47
从思想到学科:宗教学理论的先声与学科化
2020-02-24 11:33:40
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
2020-02-21 11:24:07
浅析缪勒宗教起源中的“无限”观念
2020-02-20 16:13:09
斯宾诺莎的无神论问题:历史争论及其原因
2020-02-19 17:23:34
宗教元素、审美构成与图像学
2020-02-18 15:23:50
日本古写经的研究现状与展望
2020-02-17 16:09:52
宗教、立法与自由
2020-02-14 11:25:51
冯肯斯坦论适应原则与神学的世俗化
2020-02-13 16:21:01
南岭走廊地区的宗教、边界与跨地域想象
2020-02-12 16:40:15
康德的人性善恶论是“性善质恶”说吗
2020-02-11 11:11:43
缪勒“宗教定义”的意义及问题
2020-02-07 12:20:09
中国特色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重大创建
2020-02-06 15:31:29
总体神圣格局与宗教的制度、扩散特征
2020-02-05 11:10:31
“有宗”与“无宗”的对立和梵佛本源精神的一致性
2020-02-04 18:12:40
伊拉斯谟的新约翻译与诠释
2020-01-21 16:53:45
阿奎那对爱德的综论、释疑和新解
2020-01-20 16:47:09
从“两面神”思维到救赎史观
2020-01-19 16:31:49
从《华严经》到《圆觉经》:唐代华严教学中的经典转移
2020-01-17 10:24:21
宋代马远《三教图》儒佛道始祖像评说
2020-01-16 10:32:41
《金刚经》“十二分本”钩沉
2020-01-15 15:30:09
分类与感通:道教“物”之观念研究
2020-01-14 10:18:09
李昌龄注《太上感应篇》的文本探析
2020-01-13 14:53:55
张载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批评
2020-01-10 11:11:22
内丹学与道家文化关系考论
2020-01-09 11:20:39
从“土神”到“武神”:宋元时期徽州的汪王信仰
2020-01-08 10:14:25
中观学语言哲学刍议
2020-01-07 10:57:16
宗教信仰空间的分布与选址因素探析
2020-01-06 16:17:24
敦煌本《秀禅师劝善文》考释
2020-01-03 16:58:06
关于生命道教的几点思考
2020-01-02 16:59:02
百年来中国净土宗研究述评
2019-12-31 11:33:19
道教“洞”概念及其生命哲学意涵
2019-12-30 18:09:56
禅宗现代转型的发展路向及其启示
2019-12-27 09:29:21
斐洛哲学与《约翰福音》序言中的“道”
2019-12-25 11:37:38
熊十力与内学院的《新唯识论》之争评议
2019-12-24 16:03:52
谁是休谟的宗教代言人?
2019-12-23 16:24:13
重新认识宗教学之源端
2019-12-20 10:01:37
最后的神的面目
2019-12-19 10:03:51
释家神异与儒家话语:中古《五行志》的佛教书写
2019-12-18 10:36:04
马克斯·韦伯比较儒教与犹太教:未彻底祛魅的理性主义与彻底祛魅的理性主义
2019-12-16 11:15:31
马克斯·韦伯论宗教理性化
2019-12-13 16:48:25
熊十力与内学院的《新唯识论》之争评议
2019-12-12 10:35:28
现代禅学顿渐关系的重构及其取径与概念
2019-12-11 11:33:40
在宗教世俗化与启蒙理性之间
2019-12-10 10:46:00
拉康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与超越
2019-12-09 16:57:48
成形与教化
2019-12-06 18:40:51
斯宾诺莎的无神论问题:历史争论及其原因
2019-12-05 11:21:06
“中庸的”无神论
2019-12-04 10:42:43
佛教道德的双重维度
2019-12-03 13:52:03
奥古斯丁的光照论及其启示与直观思想
2019-12-02 11:22:18
“对越上帝”与儒学的宗教性
2019-11-29 09:29:15
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的东方哲学与宗教
2019-11-28 16:51:35
神通思想演变与佛教中国化历程
2019-11-27 16:45:49
汉唐时期王朝国家的海神祭祀
2019-11-26 14:46:41
《诗经》信仰中的周代共同体掠影
2019-11-25 18:18:34
从合儒、补儒到超儒
2019-11-21 16:52:23
《小品般若经》远离说与郭象朝隐论之比较研究
2019-11-20 16:53:58
后世俗主义:西方宗教哲学的后结构主义变革
2019-11-19 15:11:51
江南道教地方化模式研究
2019-11-18 17:04:28
让古老的经典契接现代
2019-11-17 10:35:29
略论中国“古典禅”与《维摩经》
2019-11-15 19:35:01
《清华简》中神话的文化内涵与政教批评色彩
2019-11-14 15:10:37
孟子性善论中的性、情与理
2019-11-13 15:57:43
自然与尊严:道家思想内核及其普遍意义
2019-11-12 14:55:16
略论古代浙东沿海地区观音信仰的海神化
2019-11-11 10:42:32
现象学的极限与神学转向的可能性
2019-11-08 16:28:03
佛教轮回理论中的主体观念
2019-11-07 16:19:16
路德宗教改革的世俗化维度及历史影响
2019-11-06 15:34:20
夏曾佑儒教观衔接古今
2019-11-05 09:54:00
“四月八”祈子习俗源流考
2019-11-05 09:48:45
殷商原始宗教烄祭对儒家之德影响研究
2019-10-31 14:37:58
禅宗绘画史上的“言意之辩”
2019-10-30 10:36:04
仪式研究视角下的中古时期佛道交涉研究综述
2019-10-28 10:20:51
禅宗研究的语用学维度
2019-10-25 10:42:07
汉传佛教四大菩萨及其应化道场演变考述
2019-10-24 15:43:12
犍陀罗佛传雕刻的视觉叙事
2019-10-23 16:28:45
埃克哈特神秘主义对德国哲学的影响
2019-10-22 10:04:11
佛教哲学文化中的“空间”
2019-10-22 10:02:34
人类学比较视野中的羌族释比
2019-10-21 10:52:55
论敦煌文书中的道教写经
2019-10-18 10:20:08
《俱舍论》在藏传承及其义理略述
2019-10-17 09:49:09
上一页
下一页